很多人都认为锻炼就是要出汗才能叫做锻炼,同时出汗也可以帮助我们清除许多的废物,精神也会比较好,但是对于冬天来说是不是也要出汗了才叫做锻炼呢,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在冬天强求出汗不近无好处还产生不少的影响。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医务处处长、国际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专家指出,《四气调神大论》是古代重要的养生著作,其中提到养生要按照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与自然变化相协调。
春天为生,植物开始发芽,动物变得活跃;夏天小草长出来,动物也长高了,这是长;夏秋之间,所有植物变得越来越饱满,则为化;到了秋天收获果实,即为收;而冬天要把果实藏起来,慢慢使用,称作藏。同理,对人来说,冬天要把身体里的精气神藏起来,不让它们“泄”出去,这也就是《四气调神大论》中所说的“冬三月,此为闭藏”。
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医师专家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很多人为了锻炼效果,在冬天也追求湿透运动服,或是有些人吃火锅、洗桑拿后汗流浃背,这样都不利于冬季养生。“冬天气温低,不易出汗,‘气’的耗损也小。但若达到了大汗淋漓的状态,很可能就是过量了。一方面,出汗时毛孔扩张,精气神会趁机‘溜走’,细菌也有了‘入侵通道’;另一方面,人遇冷容易感冒,可能导致肌肉和关节的损伤,甚至使体质变弱。尤其是儿童和老人,更要避免冬天大量出汗。”
“冬天运动应该以适量、轻微为主,特别爱运动的人要控制一下运动量,感觉身体微微发热是最佳的状态。”专家强调。专家也认为,强身健体的运动本就不应该大汗淋漓,不然就成了竞技体育。
洗桑拿、泡温泉会流失很多“隐形”的汗,因为汗水和洗澡水混合在一起,容易让人错误估计出汗量。此时,就要严格掌握泡澡的时间,一般在15分钟左右为宜,水温要控制在40摄氏度以下。如果出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现象,应立刻停止。
若是一不小心汗出猛了,可以通过饮食稍加调理。专家介绍说,冬季应该多吃些温补的食物,如鸡肉、羊肉、鲫鱼、大枣和杏仁等,可以增强耐寒能力和对寒冷的适应力。
出汗也会导致体内热量散失,而并不是每个人在运动完就要洗澡的,当不流汗时会发现自己的更容易受寒着凉,因而冬天运动时要适量、轻微,感到身体达到最佳状态就好。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抵抗能力,佳莱福蛋白粉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