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中,常见的为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乐氏四联症。日常生活中需要我们注意以下事宜:
1.应为患儿安排合理的生活制度,既要增强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又要适当休息,避免劳累过度。如果患儿能够胜任,应尽量和正常儿童一起生活和学习,但应防止剧烈活动。
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强体质。进食避免过饱。对青紫型心脏病患儿须给以足够的饮水量,以免脱水而导致血栓形成。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喂养比较困难,吸奶时往往易气促乏力而停止吮吸,且易呕吐和大量出汗,故喂奶时可用滴管滴入,以减轻患儿体力消耗。喂哺后轻轻放下侧卧,以防呕吐物吸入而吸起窒息。
3.保持大便通畅。对青紫型患儿注意大便时勿太用力,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如两天无大便,可用开塞露通便。
4.法乐氏四联症的患儿多取蹲踞位,在行走或玩耍时常会主动蹲下片刻。这是因为蹲踞后可使缺氧症状得到缓解,患儿如有这种现象,家长切不可强行将患儿拉起。
5.对平时心脏功能和活动耐力都较好的患儿,应当按当时接受预防接种,但在接种后,应多观察全身和局部反应,以便及时处理。
6.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体质弱,易感染疾病,尤以呼吸道疾病为多见,且易并发心力衰竭,故应仔细护理,随着季节的变换,及进增减衣服。如家庭成员中有上呼道感染时,应采取隔离措施,平时应尽量少带患儿去公共场所,在传染病好发季节,尤应及早采取预防措施。一旦患儿出现感染时,应积极控制感染。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 王野峰
儿童“心疼”应警惕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顾名思义就是由病毒感染引发的心肌炎,由于儿童抵抗力差,病毒性心肌炎常好侵犯儿童,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健康状况,警惕儿童病毒性心肌炎。
孩子说的“心疼”其实就是胸口不舒服,胸口不舒服可以由许多因素造成,例如胸腺、肋间神经等部位的炎症。孩子往往表达不准确,而指着胸口说疼,至于“心跳快”,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己觉得心跳快,医学上称“心悸”,除了精神紧张造成外,要考虑心脏的问题,要找心血管科医生看;二是别人觉得他心跳快,如家长摸到孩子胸口跳得很快,或医生用听诊器听到孩子心跳快,这种心跳快就要区别对待。数心跳要在安静的状态下进行,最好休息半小时才进行,如果孩子紧张,最好在其睡觉时数。正常成人每分钟心跳是60~100次,儿童每分钟可达120次,婴儿每分钟可达150次,如果每分钟心跳超过这个标准就可称心跳快了。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平时睡觉时每分钟心跳80次,突然变成110次,则尽管未超过每分钟120次,也算不正常。
家长要警惕的几种情况:1.精神状态:尤其不会说话的孩子,一般来说,患了上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即使发热,精神也还是不错的,如果孩子患上呼吸道感染时精神不好,显得疲倦、不想玩,或烦躁不安等,就要注意有无其他的症状。2.孩子的主诉:大孩子会说胸口不舒服、头晕、疲劳等。3.要观察孩子:看孩子有无面色苍白、呼吸促、心跳快(安静状态下、无发热、无气喘)。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 王野峰
正确了解儿童孤独症
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具体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刻板重复。孤独症的病因很复杂,生物学因素即基因、神经、孕产期因素等是根本,心理与社会因素对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治疗影响较大。
孤独症的核心症状是社交缺陷,他们无法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在婴儿期,这类儿童往往表现为回避与他人的目光接触,表情单一,缺少社交微笑,不索求甚至拒绝拥抱,唤名无反应,不会模仿等。很多粗心的家长对于这些症状都未引起重视,认为是儿童本身性格内向的缘故,而未带这些儿童及时就诊,错过了最佳康复时期。在幼儿期,这类儿童往往对养育者仍未建立应有的依赖,对别人的表情无动于衷,不与别的小朋友玩,不会玩玩具及互动性游戏。到了学龄期及成年期,孤独症患者能够友好的对待亲近的家人,但是对家庭之外的人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存在社会适应问题。
孤独症的另一明显症状就是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行为。有些孤独症儿童迷恋一些不是玩具的物品或者活动如一个瓶子、一根绳子,他们会把自己钟爱的某件物品时刻带在身边,一旦拿走这些就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部分孤独症儿童相较于动画片,更喜欢看广告。孤独症患儿往往重复做一些无意义的动作,如无缘由拍手、转圈、脚尖走路、摇晃身体等。有的患儿甚至有伤害自己或者是伤害别人的行为。
家长发现类似孤独症儿童应带其及时去医院就诊,正规医院的儿童保健科、康复科、心理卫生科等科室均是可以选择就诊的科室。 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一科 欧阳云
如何科学睡午觉
首先,午睡时间不宜太长,最好在1小时以内。 生理学研究表明,人体睡眠分浅睡眠与深睡眠两个阶段。通常情况下,人们在入睡80-100分钟后,便逐渐由浅睡眠转入深睡眠。在深睡眠过程中,大脑各中枢的抑制过程明显加强,脑组织中许多毛细血管网暂时关闭,脑血流量减少,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明显降低。如果人们在深睡眠阶段突然醒来,由于大脑皮层中较深的抑制过程不能马上解除,关闭的毛细血管网也不能立即开放,势必造成大脑出现一过性供血不足,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出现暂时性紊乱,人体会感觉非常难受。可见,午睡时间不是越长越好,而应以1小时以内为宜,这样既能有效消除疲劳,又不至于睡得过沉而不易醒来。
不宜饭后立即午睡。 饭后不要马上坐下或躺下,应当站着30分钟,其间可洗洗碗,修剪修剪花草之类的。然后下楼走上30分钟,助于消化,因为午饭后胃内充满尚未消化的食物,此时立即卧倒会使人产生饱胀感。正确的做法是吃过午饭后,先做些轻微的活动,如散步、揉腹等,然后再午睡,这样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第三,要讲究睡眠姿势。 经常可见有些人午睡时坐在椅子或沙发上打盹儿,有些人干脆趴在桌子上睡。其实,这些做法都不科学。人体在睡眠状态下,肌肉放松,心率变慢,血管扩张,血压降低,流入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尤其是午饭后,较多的血液进入胃肠,此时若再坐着睡,时间久了大脑就会缺氧,使人产生头重、乏力、腿软等不适感觉。而趴在桌子上睡,会压迫胸部,妨碍呼吸,增加心肺负担。一般认为睡觉姿势以右侧卧位为好,因为这样可使心脏负担减轻,肝脏血流量加大,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代谢。
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陈烁
亚健康的特征和预防
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第三种状态,起因于精神紧张、情绪长时间大起大落、心理压力过大等。它们是交感神经兴奋性亢进或长期抑制,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平衡失调及内分泌紊乱。由于机体生理功能改变,出现了心烦意乱、失眠、肌肉发硬、心慌、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亚健康一般在企业管理人员、行政人员、个体老板、律师、司机等生活没有规律的人群中高发。以前对于亚健康的调理,更多的是精神情绪、运动等方面,但现代研究表明,现代人因微量营养素摄入不够的“隐性饥饿”现象,会慢慢地导致亚健康的产生,甚至出现各种慢性疾病。
现在很多人面色苍白、头发枯黄、迷迷糊糊睡不醒、体力跟不上、注意力不集中、头晕、眼花、记忆力减退、学习能力差、抵抗力不强、容易生病,这些亚健康状况的原因之一可能就与身体缺乏某些微量元素有关。如铁元素,因为铁的生理功能不仅仅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以及某些呼吸酶的组成成分,参与人体氧的运送和组织呼吸,还有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和维持正常免疫功能、促进肝脏解毒等等作用,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
要避免铁的缺乏,平时可以选择铁含量丰富且吸收率高的食物,如动物的血、内脏等食物,从而增加食物中有机铁的摄入量。比如猪血、鸡血,猪牛羊肝脏,豆类和豆腐、豆浆等含铁量丰富的食物。此外,黑木耳、蘑菇、海带、紫菜、芝麻等都是富含铁质及多种营养的食物,可经常食用。
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 肖晨
好睡姿让宝宝睡得香甜又健康
新生的宝宝大多时间都是在睡觉中度过的,睡得好对宝宝很重要。所以宝宝的睡姿也是不能忽视的,有哪些睡姿是新生宝宝不宜采用的?
长辈们说:“睡得好、吃得饱,孩子自然长得好。”对于一岁前的宝宝来说,吃和睡可以说是他们生活的大部分,因为他们一天的睡眠时间可长达12-15小时。
那么,仰卧、侧卧、俯卧哪种睡姿才能让孩子睡得香甜、健康又安全呢?
专家介绍,仰睡可以使全身肌肉放松,对宝宝的心、肺、胃肠和膀胱等全身各脏腑器官最不易造成压迫,也不容易被外物遮掩口鼻而导致窒息,安全性高。但对新生儿来说,仰睡时容易溢奶,回流、阻塞口鼻,严重者导致吸入性肺炎。而且长期仰睡头型会变得扁平。侧睡是目前最多专家建议父母给宝宝实行的睡眠姿势。侧睡,分左侧睡及右侧睡,这种睡眠姿势有助消化,宝宝呼吸较顺畅,减少溢奶或呕吐时被呛到。唯一不足的是宝宝不容易长时间维持此姿势,对于还不会翻身的宝宝来说,父母需要经常协助宝宝变换姿势。而俯卧是争论最多的睡姿,有学者曾大力提倡让新生儿采取趴睡,理由是采取这种姿势可以增加新生儿头、颈及四肢的活动;轻微的内脏压迫又能增进心肺等器官活跃。但是,宝宝因趴睡而让被褥掩住口鼻而致死的猝死新闻时有耳闻。
其实俯卧姿势是最接近婴儿在母体内的自然状态,所以对婴儿的神经发育、心理安全感都有好处,也有研究认为俯卧的宝宝更聪明。但对于一个月内的新生儿,由于其不会转头,因此不建议俯卧姿势。湖南省儿童医院急诊综合内科 蔡姿丽
唾液对人体养生有8大神效
消化作用:唾液能把嚼碎的食物“捆绑”成一个个“食团”,利于吞咽。同时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把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不仅让人感觉到甜味,还让食物在口腔中就进入了消化过程。
消炎作用:唾液中含有溶菌酶和分泌型免疫蛋白球a等抗菌成分,能抑制或消灭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及葡萄球菌等,从而预防牙龈、口腔和咽喉发炎。
清洗作用:平均每人每天的唾液分泌量可达1000-1500毫升。人的口腔中会积存食物残渣,给细菌繁殖创造条件。唾液在口腔内不断流动,就相当于对牙齿进行及时清洗,从而保持口腔的清洁与健康。
护齿作用:唾液所含的钠、钾、磷酸、钙、蛋白质、葡萄糖等营养成分能维持口腔酸碱度,调节ph值。牙齿表面珐琅质的溶解和沉积是个动态过程,唾液中的钙离子、磷酸根离子和氟离子等在保护珐琅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疗伤作用:荷兰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唾液中的富组蛋白能显著地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因此,在突然受伤、清洗不便的情况下,可以在伤口上涂些唾液。
抗癌作用:日本研究人员发现,唾液能消除致癌物所产生的超氧自由基。唾液的消毒过程不仅在口腔中,还会在胃里持续30分钟。每口食物咀嚼30次,可使唾液与食物充分混合,自由基得到最大程度的清理,抗癌效果最佳。
检测作用:科学家可利用唾液样本检查病人体内的药物含量。用唾液代替血液样本检查艾滋病也开始应用到实践中。目前,科学家还在研究通过唾液检测糖尿病、心脏病、癌症等疾病的方法。唾液取样简单,操作方便,将成为医学发展的趋势。
抗衰作用:唾液中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口水腮腺激素”,能使人聪明、齿坚、肌强,这样即使人到老年也会红光满面,不减青春活力。
湖南省儿童医院呼吸二科 易宏
秋季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减缓疼痛有绝招
口腔溃疡,又称“口疮”,是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表浅性溃疡。溃疡具有周期性、复发性等特点,好发于唇、颊、舌缘等。
口腔溃疡与口腔环境有关。一般人认为,口腔溃疡可能是因为“上火”了,当我们进食食物温度过高或者口味过重时容易引起口腔黏膜的损坏,从而导致口腔溃疡的发生。殊不知,口腔溃疡形成的原因还有其他许多方面。如口腔不卫生引起病毒和细菌感染、微循环障碍、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等原因都可能引发口腔溃疡。同时,当身体内缺少锌、铁、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1时,人体免疫力同样也会下降,这也是引发口腔溃疡的导火索。此外,还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当消化系统有了问题,如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时,同样对口腔环境是一种伤害,口腔溃疡也会不断发生。
口腔溃疡与精神因素有关。比如心理压力大、精神紧张、情绪波动起伏大、睡眠质量不佳,这些均能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内分泌紊乱,导致机体内环境失衡,口腔内细胞免疫力下降,口腔溃疡也就随之而来。
口腔溃疡出现4天左右的时候,口腔疼痛最剧烈,让你张不开嘴也无法进食,甚至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面对口腔疼痛的情况,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缓解。将维生素C片磨成粉末状,在患处均匀涂抹,在溃疡面上形成一层"无坚不摧"的保护膜,就可以立即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另外,在饭后15分钟,喝一杯鲜榨西瓜汁,别急于下咽,每喝一口在口中含20秒,就能立即减轻那种无可奈何的疼痛感。同时,平日暂时减少与他人的语言交流,减轻对溃疡面的摩擦,疼痛感自然也就减轻了。湖南省儿童医院留观输液科 李佳
秋季如何防止脱发
正常来说,秋季洗头,一般每周洗1~2次就足够了。洗发水不要使用去油脂和去头屑的类型,尽量少用碱性大的洗发液洗头,同时多用护发素,还可间断性地在水中加点食盐、醋洗头,可预防和减少脱发;洗发水不宜太热或太冷,洗发的同时,可边搓边按摩。使用以下正确方法有效防脱发:
1.洗头前先梳顺。这样既能除去头发间的污垢,把皮脂带到头发表面,形成天然防护层,还能避免头发纠结在一起造成脱发。
2.洗完后用凉水冲一下。水温过高会导致头皮和头发干燥,建议用39℃左右的温水洗头,再用凉水冲一下发丝,这样做能让毛鳞片关闭,保护头发。
3.头发湿的时候别梳头。湿头发很脆弱,最怕受到牵拉或摩擦等伤害。洗完头后尽量不要梳,若发梢有打结,可以用宽齿梳轻轻分开,然后让头发自然干燥。
4.用棉质旧T恤擦干。用偏硬或不易吸水的毛巾使劲擦头容易摩擦发丝,可以用干净的旧棉T恤轻轻拍打头发吸收水分,再让头发阴干。
5.温风吹头皮,冷风吹发丝。电吹风会伤害头发毛鳞片,导致头发枯燥,要尽量少用。如果需要用,可以用低温档来吹干头皮,再用冷风吹干发丝。
6.尽量散着头发。马尾辫容易造成发根松动,导致脱发、发际线上移等。披散着头发可以让头发不受束缚,自然生长。
7.使用丝绸枕套。丝绸材质的枕套不易起静电,且表面光滑,能减少对头发的摩擦,与棉质、化纤等枕套相比,对头发的伤害最小。
8.精神压力是造成脱发的重要原因,压力太大、焦虑不安会导致脱发,程度越深,脱发的速度越快。因此,经常进行深呼吸、散步、做体操等,也可消除疲劳防脱发。湖南省儿童医院留观输液科 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