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夜宵摊子不约而同一齐涌向大街小巷,虾蟹则是顾客的首选。虾蟹虽然口感好,营养价值高,但不可忽视的是,未充分煮熟的虾蟹吃多对身体可不利,尤其是要警惕肺吸虫的感染。
肺吸虫,是一种寄生虫,主要寄生在人的肺脏内,也可寄生在人全身各处。肺吸虫其实首先感染的是猫狗猪等动物,当受感染的猫狗动物将肺吸虫虫卵随粪便排入水中后再在虾、蟹的体内发育,当人们吃了未充分煮熟的虾蟹,而恰好寄生在虾蟹体内的肺吸虫也未被杀死,那么人食用这样的虾、蟹后,感染肺吸虫病的危险性则非常大。
同时医学发现,肺吸虫成虫在人体内可活5~6年,长者达20年。有人感染后临床上无任何症状,但有的却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症状,如:在急性期可有腹痛、腹泻、便血;患者会出现剧烈的头晕、头痛、癫痫、瘫痪、视力减退、头颈强直、失语等症状;侵入到肺脏后出现咳嗽、胸痛、咳铁锈色痰或血痰。另外,受感染的患者在身体的皮下还能摸到有可移动的大小不一的包块。当受感染的患者出现这些临床症状时切不可大意,一定要尽早到医院检查。
虾蟹固然美味可口,但一定要充分煮熟,最好不要贪吃,因为生食或半生食虾蟹是感染肺吸虫病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虾蟹蛋白质含量高,蛋白质腐烂后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危害,所以,虾蟹做好后一定要一次吃完。
总之,要避免肺吸虫的感染,首先要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生食或半生食虾蟹,不吃生肉,不喝生水,不随地吐痰,加强粪便的管理,防止虫卵污染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