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药品的药物动力学及药物活动性的变化与投药时间有密切关系,同一剂量药物采用不用给药时间,可以获得不同的治疗效果。了解一些药物的吃药时间,使药物发挥其最大的药性,方可药到病除,减轻痛苦,下面谈谈一些常用药的服用时间。
我们常用的多数抗菌药物的吸收均受食物的影响,空腹服用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药物通过胃时不被食物稀释,达峰快,疗效好,如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肠溶片均需空腹服用,以使药物快速进入肠道崩解吸收。对于糖皮质激素类,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分泌的峰值在早晨7-8时,将一天的剂量于上午7-8时给予或隔日早晨1次给予,可减轻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反馈抑制,减轻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甚至皮质萎缩的严重后果。治疗贫血的药如葡萄糖酸铁,硫酸亚铁等补铁剂,20时服用最佳,吸收率比8时高, 疗效延长3-4倍。补钙剂于睡前补钙,既保证生理需要,又可阻止夜间动用人体钙库的过程,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还可使钙剂得到更好的吸收和利用。治疗哮喘的氨茶碱,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早晨7点服用效果最好,毒性最低。治疗胃溃疡药,西米替丁空腹服用吸收快,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出现早,与食物中和胃酸相重合,改用全天量睡前顿服。
总之,很多药物的使用都存在着时辰节律关系,那种千篇一律的一日3-4次的给药是不科学的,而根据不同药物和人体的生理时辰的感受性和效应性来设计给药时间和剂量才是合理的、 科学的。根据时辰合理用药,最大限度地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高疗效和降低毒性,确有很大的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