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女工体温超42℃致体温计爆表,湖北农技干部中暑身亡,浙江中暑死亡人数达15人……立秋虽与我们告别已久,处暑也即将到来,可它们并没有带走暑气,高温仍然蛮横地占领着我国多个地区,中暑悲剧接二连三的发生。
专家提醒,在高温天气下,市民务必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中暑。
数据:“热射病”肆虐,多人死亡
自7月开始,全国进入“高温模式”,多地破历史记录,中暑致死的人数不断攀升。
截至8月8日,“全国最热”的浙江已有15人因高温中暑死亡,为去年的3.75倍;而中暑病例达2082例,比去年同期上升64.45%,其中热射病高达112例。
“热射病”似乎成了这个夏天“中暑”升级后的新名词,其实“热射病”并不是新出现的病症,而是一种重度中暑的症状。
据专家介绍,它指的是患者体温超过40℃,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劳作,体温调节功能便会失调,汗腺功能衰竭,如果此时再加上大量脱水,就会引起病人中枢神经损伤,循环功能衰竭。
热射病的发病率不高,死亡率却较高,如果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40%-50%,对于50岁以上患者,死亡率甚至会达到80%。
除了浙江以外,上海、山东、长清各地已出现多个热射病死亡病例。
专家:4个窍门击退“热射病”
专家指出,面对咄咄逼人的高温和来势汹汹的“热射病”,公众需要注意防护,但也不必惊慌。可采取一些措施防范高温疾病的发生。
总结起来就是一个简单的口诀:睡眠足、多饮水、避骄阳、备药物。
首先,每天至少要有7-8个小时的睡眠,由于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能有效预防中暑。
其次,夏季高温,出汗过多,体内盐分减少,而少量多次地喝开水或盐茶水,能够补充体内失掉的盐分,以达到预防中暑的作用。
再则,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或工作,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
最后,身边一定要备有十滴水、人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物,以防急时之需。
王老吉人丹含有薄荷脑、肉桂、桔梗、甘草、木香等十多味药材,有着良好的清热祛暑作用,是居家、出行常备药物。
文 真真